必须从供应链加强对药用辅料经营行为的监管

  • 作者:杨悦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4-09-06 08:20

    药用辅料是药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安全直接影响药品质量和安全。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因药用辅料而引发的药品质量安全事件逐渐增多,由此引发各国药品监管机构对药品供应链安全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合乎药用标准的药用辅料一般不会引发严重药品质量安全问题,但所谓的药用“辅料”物质本身存在“一物多用”现象,即同一种产品可以分别用作药用辅料、食品添加剂、饲料等,甚至是化工领域等。与药用辅料相同成分但不同用途和标准的产品一旦混入药品供应链中,可能导致严重的药品安全问题。“齐二药”事件中,生产企业采购低价辅料假“丙二醇”(实质为二甘醇)生产亮菌甲素注射液,最终导致13名患者死亡。“铬超标胶囊”事件也是生产药用辅料用工业明胶代替药用明胶的典型事件。 
    
    非药用辅料进入药品供应链,并作为药用辅料使用,其监管的难点在于,非药用辅料的监管游离于药品监管机构的监管职权范围之外,实际上,对辅料质量的控制完全依赖于药品生产企业对辅料供应企业的质量审计。 
    
    我国药业的低成本环境和同品种价格竞争压力,迫使一些制药企业不得不以“质量”换“成本”,低价劣质辅料通过混乱的中间环节极有可能进入药品生产领域。“齐二药”事件正是这种乱象的反映。   
    
    此外,药用辅料经营管理急需类似GSP的质量管理规范。在辅料储存运输环节质量也可能受到影响。不同领域的辅料产品,其仓储和储存的条件与限制也不相同。比如聚维酮,在工业领域里用作油墨、涂料等高分子助剂,对产品仅需密封储存;而在医药领域可用作固体制剂的粘合剂,不仅要求密封储存,还要求避光,且温度不得超过25℃。部分辅料的运输要求很高,受运输条件的影响,辅料的各项指标会发生变化,可能导致辅料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比如,巴斯夫的缓释包衣材料聚醋酸乙烯酯30%水分散体,是采用乳液分散技术制备的水分散体,产品规定的储存和运输温度是5~30℃,当超出该温度范围时会发生破乳,会导致产品不可逆地发生沉淀分层现象,只能做报废处理。另外,很多经营企业在运输过程中经常发生包装破损,导致产品暴露在外界空气环境中,影响了药用辅料的产品品质,比如淀粉、糊精等低附加值的产品。 
    
    解决目前药用辅料的监管问题十分复杂,加强供应链监管是关键。这将涉及监管机构职责的重新定位,从监管产品质量和安全角度,向“监管可能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风险角度”转变。专家建议,可参照美国FDA的做法,引入药用辅料DMF制度,加强药用辅料供应链的监管,加强与制药企业针对药用辅料检验和供应审计的风险沟通,制定和发布高风险药用辅料的采购和检验指南。 
    
    辅料经营企业提高自身专业性服务水平和质量信誉是赢得市场的关键。辅料经营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不适当的储存条件和运输方式、不规范的重新包装和错误的标签管理等,都会对辅料质量带来很大影响。经营企业应与辅料生产企业一样,秉持对制剂药品负责的态度,确保经营的辅料质量稳定。辅料经营企业应充分掌握辅料和制剂的管理制度和法规要求,通过优质的、专业化的技术服务,赢得制剂生产企业的信任和青睐。 
    
    另外,对于药用辅料经营企业的管理,不仅需要国家出台政策,从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的角度进行指导,也需要药品生产企业的严格审计和辅料检验等质量保证活动,从保证制剂使用的角度,根据经营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评估药用辅料可能给制剂质量带来的潜在风险因素。 
    
    (作者系沈阳药科大学工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