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周刊】3·15直击药品行业乱象 “槽点”还需逐个击破
事件概述
随着3·15的临近,各媒体的“打假”“揭黑”报道也如约而至。除了每年最受瞩目和期待的央视3·15晚会,今年各大媒体在3·15前后齐发力,纷纷推出3·15系列报道,曝光了许多行业黑幕、消费陷阱。经梳理,在药品安全方面,较受关注的问题主要聚焦于中药材市场乱象、网售处方药乱象、化妆品制假售假、医美消费陷阱等多个类别,如“人体胎盘黑市乱象”“网上药店违法售卖精神药品”“‘黑医美’乱象丛生”“化妆品小样灰色产业链”等。相关事件曝光后,涉事地方监管部门介入调查,网民多表示希望监管部门加大日常执法力度,呼吁严肃处理涉事企业。
舆情走势
以3月14日~3月25日为监测时间段,如图1所示,对比较受关注的4个事件发现,“人体胎盘黑市”事件整体关注度最高。
图1较受关注的4个事件传播数据量对比图
报道内容分析
事件一:人体胎盘“黑市”
3月15日,澎湃新闻客户端发表《3·15暗访|胎盘黑市:商贩称从医废厂殡仪馆收货,月加工万个》称,今年2月底,记者暗访调查发现,在高利润的驱使下,活跃在安徽省亳州市、江苏省邳州市、河南省永城市三地交界处的贩卖者从湖南省、湖北省、安徽省、广东省等地以每个80元左右的价格从医院、医疗废物处理厂、胎盘“中间商”处,“成千上万”批量购进人体胎盘,加工后摇身一变成为中药材“紫河车”,流入药材市场。而对于胎盘中可能携带的乙肝病毒、HIV(艾滋病病毒)、梅毒之类,贩卖者们表示毫不在意。
3月16日,江苏省邳州市委市政府表示,针对“人体胎盘‘黑市’”报道,已安排市场监管局、卫健委、公安局等相关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报道中反映涉及邳州市的问题进行彻查。
除转载媒体曝光内容、涉事地方政府的回应外,舆论还关注以下3方面。
一是认为监管存在漏洞。澎湃新闻客户端发表《3·15暗访|胎盘市场乱象:未病毒检测制成紫河车,监管存争议》称,国家虽早已禁止交易新鲜人体胎盘,但市场上依然可以流通由新鲜胎盘制成的干货“紫河车”。对于如何完善监管,存在“全面禁止”和“允许合法捐献使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由于存在伦理冲突和安全风险,紫河车近年来在医学界受到广泛争议。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紫河车不再被列入收载目录。但胎盘“黑市”依然活跃。
二是关注食用胎盘的安全风险。中青网发表《来自殡仪馆的人体胎盘,“大补”还是“有毒”?》称,由人体胎盘制作而成的紫河车,有用作中药材的传统,甚至在民间还有吃胎盘大补的说法。而在现代医学看来,人体胎盘本身虽含有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但经过水煮或烘焙处理,这些营养成分可能丧失,无法取得预想的滋补效果。胎盘是母亲和胎儿血肉交融的器官,母亲血液中若存在病毒,同样会残留在胎盘内,孕妇在医院接受手术期间,胎盘还可能感染其他病毒细菌,常规的食品加工方法,难以消灭这些“顽固”的病毒,由此可能会传染乙肝、丙肝、戊肝、艾滋病、梅毒等疾病,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现代科学没有查出的病菌,如果盲目食用可能会染上传染病。
三是呼吁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光明网发表《非法买卖人体胎盘?斩断黑色利益链条势在必行》称,仅靠监管部门严厉查处不法商家,恐怕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不解决“市场需求”,治标不治本。如果愿意购买、食用人体胎盘的人越来越少,市场必然萎缩。因此,在接下来的监管与治理中,相关部门应该在查处不法商家的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从法律和健康两方面给予更多人科学引导。
事件二:“黑医美”乱象丛生
近年来,医美行业受到市场和资本的双重热捧:热玛吉、光子嫩肤、美白针等各种医美项目层出不穷。与此同时,“黑医美”乱象也不断爆出。
1.热玛吉山寨机泛滥
3月16日,《南方都市报》刊发《80万元正品热玛吉山寨机卖6000元流入医美机构》表示,记者调查显示,一台原价七八十万元的热玛吉仪器,其仿制品仅售6000元,有些医院和美容机构前期推广时采取租用正品热玛吉的方式,待吸引到客户后,再换成高仿机器,而所谓的扫码验货也可以仿冒。有专家表示,热玛吉作为皮肤美容仪,一直处在医疗器械和家用电器之间的灰色地带。2013年7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曾发文明确,皮肤美容仪产品不属于医疗器械的管理范围。因此,现有市场上这些宣称有“医美治疗”功效的产品,均未被纳入医疗器械备案管理。
针对热玛吉造假链条相关报道,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核查线索、多次前往现场取证调查,依法扣押一台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热玛吉设备。3月16日,记者再次走访部分美容医疗器械商铺发现,多家商铺内不再摆放销售热玛吉设备。但有商家表示,3·15期间查得紧,不敢将热玛吉仿造机放店内展示,已把仪器拖回了工厂,等风头过后再将仪器摆回店内。如果有需要可以直接去工厂考察。对此,商场负责人表示,最近每天都派专人进行市场巡查,对于发现的违法宣传行为,都会介入处理、停业整顿。
2.医美机构“美白针”合规性待解
3月18日,《北京商报》刊发《裸奔的“美白针”生意》表示,记者调查发现,凯润婷、华韩整形等医美机构均推出了不同类型的美白针产品且销售火热。据了解,国家药监局未批准过“美白针”相关产品,目前在售的国产“美白针”为机构调配,主要成分包括谷胱甘肽、氨甲环酸以及维生素C等。有医师表示,谷胱甘肽、氨甲环酸、维生素C等药物在临床使用时,价位比较便宜,仅为十几元一支,但把它们组合起来后的“美白针”却十分昂贵,价格约4800~5500元/10针。同时,这些物质长期使用均存在安全风险,而由于没有明确的操作流程以及药物成分说明,很多“美白针”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对剂量缺乏严格把控的情况。如果超出剂量使用,可能引起相关不良反应甚至严重并发症。业内人士表示,根据《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医美机构自行配置、销售“美白针”的行为,涉嫌构成销售假药罪。
3.非专业整形美容机构打擦边球
3月15日,南国都市报客户端发表《海口医美行业乱象调查:养生馆打水光针美容店打瘦脸针》称,记者调查发现,海南省海口市的“轻医美”乱象多,其中一些非专业整形美容机构从事打水光针、瘦脸针、玻尿酸等医美项目,在这些被认为是“轻医美”的项目中,其实也潜藏着诸多风险。很多美容店、养生馆都以新型的模式推销医美项目,以往的传单、名片等形式的推广很少见了,转变成以微信朋友圈推广为主。此外,一些藏在大型商场里的养生馆,工作场所不大,原本以中医类养生为主,却拥有各种治疗仪器,声称可外请专业医生到场给顾客打水光针等医美项目;也有一些美容店桌子上放着医美项目的价格,却称为整形医院推荐顾客。
除转载媒体曝光内容、相关部门监管举措外,舆论还关注以下3方面。
一是关注我国医美行业现状。南国都市报客户端发表《违规操作“美”不起来医美行业乱象如何“整形”?》称,对于医疗美容行业的现状可以用“乱象丛生”来形容。据统计,截至2019年,中国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约为13,000家,在合法的医疗美容机构当中,依然有15%(超过2000家)的机构存在超范围经营的现象,属于违规行为;同时,依然有超过80,000家生活美业店铺非法开展医疗美容项目,属于违法行为。该报告中甚至提出,市面上流通的针剂正品率只有33.3%,也就是说1支正品针剂的背后伴随着至少2支非法针剂的流通。
二是认为监管机制需要转变。新华社发表《医美行业亟待“矫正”:准入门槛过低,监管方式需加强》称,医美行业乱象丛生,整治势在必行。但是,对新兴行业的监管,既要避免“一棒子打死”,也要划出“红线”,以防逾矩跑偏。监管部门表示,一些医生使用没有经过国家药监局批准的美容产品,导致医疗纠纷频发,消费者健康受损。医美服务本质属于医疗范畴,管理就应当回归医疗属性。同时,药品进货渠道混乱,一些非法医美的组织者活动隐秘,这需要药监、市场监管、公安、文旅、网信等部门密切配合。医美行业的监管常常依靠行政命令,这种监管方式不可长期持续。有效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涉及多个部门,必须依靠有效机制来协调各部门实现综合监管。《证券日报》刊发《医美行业事故频发:山寨产品充斥市场非法机构鱼目混珠》称,目前,医美行业的痛点主要集中在大量非法机构涌现以及合法机构违规操作、药品流通、非法从业人员泛滥等问题。我国医疗美容行业需要加大监管,对市场进行正确引导,才能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三是呼吁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监管。《光明日报》刊发《农村不能成为打击“黑医美”盲区》称,打击“黑医美”,农村不能一直成为监管盲区。实施行之有效的动态监管手段,加大打击力度,促进农村“美丽经济”规范化、健康化发展迫在眉睫。针对当下农村“黑医美”活动需要加快形成联动机制,药监、公安、卫健、网信、行业协会等多部门常态化配合。新华社发表《忽悠办美容贷、成本500卖3000、农村游击走穴……暴利“黑医美”乱象何时休?》称,随着大中城市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监管逐步强化,基础性的医疗美容项目开始向县区、乡镇渗透。近几年专项行动发现,县域内医疗美容问题突出,跨省走穴现象在县域内抬头,项目都是基础性的双眼皮等微整形,而且比例不断增高。在一些农村农贸市场上,可以发现一些黑医美的游击摊点,打完针就走人,第二天又换个地方,给调查带来很大难度。
事件三:网上药店违法售卖精神药品
3月14日,澎湃新闻客户端发表《3·15调查|失控的处方药:网售精神药品,首诊禁令形同虚设》《3·15调查|失控的网上药店:精神药品违法售卖,处方药无需处方》称,3月上旬,记者选取了17家网上药店和117种禁售或高风险处方药进行集中购买测试调查,发现一些网上药店不仅存在销售精神药品等网络禁售药品的违法行为,还存在违规开展互联网首诊、电子处方不真实不规范、促销处方药等诸多处方药网售乱象。消费者可以从1药网、掌上药店、丁香医生、健客网上药店、药房网商城、叮当快药、怡康到家网上药店、好药师、寻医问药、优德医药网、药兜网等11家网上药店,成功购买到国家法律禁止网上销售的第二类精神药品或含第二类精神药品成分的药品。如“复方地西泮片”“复方苯巴比妥溴化钠片”等。而在阿里健康(医鹿)、京东健康、春雨医生、微医等网上药店,亦能轻松购买到其他高风险处方药。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网上药店都存在以下情况:无需购买者提供处方、无法排除虚构病情、直接简单问诊就能开具处方和售卖处方药等。
3月15日,西安怡康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怡康医药”)负责人回应称,公司曾于2019年被陕西省医保部门纳入药品集采扩围试点企业,由于医保部门当时要求企业积极宣传国家集采药品惠民政策,公司便将集采挂网药品在网上进行了统一信息展示。而当时采用的集采品种目录来自于当地某医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也在目录之列。公司目前已对怡康到家网上药店的所有药品信息进行排查,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展示信息清除,避免引起误解。此外,公司还清除了网上药店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的展示信息,防止有关复方制剂流入非法渠道。
除转载媒体曝光内容、关注涉事企业回应外,舆论还关注以下2方面。
一是呼吁强化网售药物销售监管。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数字传播”发表《“失控”的网上药店》称,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隐蔽性、跨地域、实时动态等特征,促使网络药品经营行为监管面临全新的问题,加强网售药品监管势在必行。销售药品的电商平台必须承担起资格审核与商品审查责任,对销售药品的商家进行严格管理,防范违法违规行为,保障药品流通的安全。同时,重点把握网购、快递两个关键环节。特别是要守住网络禁售疫苗、血液制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药的红线。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互联网+医药”模式在方便人们购药的同时也要管控好用药安全风险。建立在安全基础上的方便,才是真的方便,才能施之长远。
二是建议完善实体医疗机构首诊处方制度。《医药经济报》刊发《网络售药合规底线安能踏破?全面保障患者购药安全!》称,网络售药只是为患者额外提供了一条实现药物配给的新渠道,而药品网售违规现象的症结在于互联网医院端开具的处方能否真实、完整、全过程严丝合缝地流转给网上药店,以及最后处方使用能否做到严格审核。有业内专家指出,确保电子处方来源真实可靠是网售处方药的基本原则,从目前各地践行实例来看,能够连接实体医疗机构的真实处方流转平台,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处方流转平台本质上依托的主要是实体医疗机构,有真实的当面诊疗过程也易于监管。而现在的网售处方药多由互联网平台在线上完成,诊疗的真实场景和处方真实性很难监管,若涉及到医保支付就更容易出现骗保行为。因此,依托实体医疗机构首诊处方刻不容缓。
事件四:化妆品小样灰色产业链
3月15日,《北京商报》刊发《假料体+“真”包装谁把化妆品小样做成了生意》称,近年来,各大化妆品品牌“买正装送小样”“增量不加价”的促销手段让化妆品“小样经济”越来越火热,这也导致不得单独销售的“非卖品”化妆品小样大批量出现在HARMAY话梅、THECOLORIST调色师等新兴线下美妆集合店内。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火热化妆品小样市场中充斥着各种乱象,假料体+“真”包装,再配上可以购买的检疫检验证明、报关单等应付监管的文件,“各大品牌”小样产品便可上市销售。来源不清、备案信息不明……线下美妆集合店中出现的问题只是化妆品小样乱象一角。随着小样产品需求不断增加,销售假料体、“真”包装、检疫检验证明、报关单等化妆品小样产业链正在形成。
除转载媒体曝光内容外,舆论还关注以下2方面。
一是认为化妆品小样的质量安全堪忧。《北京日报》刊发《化妆品小样标价上架,质量问题如何监管?》称,商家销售小样“非卖品”除涉嫌不当得利外,更重要的是货源不明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化妆品企业几乎不会为小样设立专门的生产线,原厂小样都经常出现断货情况,小样无论如何进货,货源肯定都不稳定,很难支撑起规模化销售。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名牌化妆品小样同样在以诱人的价格进行销售,不少商家还特别标注“支持专柜验货”。但多家商场专柜的小样属于“非卖品”,且专柜均不提供鉴定服务。单独购买小样的消费者,一旦遭遇质量问题无法向品牌方投诉维权。
二是聚焦化妆品试用装的相关监管举措。《经济日报》刊发《来源不明、真假难辨化妆品小样能否安全消费?》称,小样虽“小”,但不应被忽视,伴随着“小样经济”的火热,化妆品试用装的安全问题和监管问题引发社会关注。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化妆品的最小销售单元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符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内容真实、完整、准确。3月1日,天猫平台发布《关于新增天猫样品商品发布规范的公示通知》要求,电商发布的样品商品对应的正装的商品价格,不得高于正装量同比例价格;样品与正品品质须保持一致;发布的样品中标题中应明示“试用”“小样”“样品”“试用装”“体验装”等符合样品信息的属性关键词。此外,对于化妆品小样走私问题,今年年初,监管部门也率先发力,严厉打击。针对目前化妆品市场现状,监管法规正在逐渐完善,各大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应该从严要求,严格保证产品来源合规。
舆情点评
随着我国消费升级以及消费者维权意识的逐渐增强,3·15消费者维权日的象征意义越来越凸显。今年,3·15期间各大媒体各类“揭短”报道集中涌现。除了当天晚上开始的央视3·15晚会外,从白天开始,媒体便集中抢占3·15的舆论场。新京报、澎湃新闻等媒体集中发布10余篇系列报道,可见媒体对于3·15这天早已是蓄势待发。
梳理关注度较高的药品领域4个事件,中药材相关的人体胎盘事件最引关注,2个是“美丽经济”下凸显的问题,包括医美行业乱象、化妆品小样制假售假产业链。此外,网络售药的问题依然“如故”。
对比这些曝光的事件可以发现如下特点。
一是曝光问题多涉及多部门协同监管。如医美乱象等,其中涉及了市场监管、药品监管、卫生健康等多个部门的监管职责。这些问题也需要这些部门共同配合、共同执法、共同整治、共同打击,密织监管之“网”,如此才能阻止各种乱象突破监管“盲区”。
二是新产业、新业态给监管提出了新要求。医美等新晋爆红的产业,公众的需求量大、关注度高,同时相关产业收益可观,利益驱使下的铤而走险就会相应增加,而一旦出现安全性问题,舆情风险也相应较高。加强日常监管,防微杜渐尤为重要。此外,网络售药等“互联网+医疗”的形式,在处方药、管制药方面的“处方真实性症结”一直待解。还需要新的技术支撑手段来辅助提高监管效能。
三是“美丽经济下”的消费新需求需要重点关注。医美已经成为当下的新“风口”,但是医美行业存在高度不透明,乱用药械、假冒药械的情况频频发生。同时,医美药械所用的技术、原材料等不断推陈出新,对标准、审评、备案等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化妆品行业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此,监管需要及时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用创新的监管鼓励、支持、护航产业创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于千舒)
(责任编辑:宋佳薇)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2023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发布 国药、上药、华润位列批发企业前三;国控、大参林、老百姓位列零售企业前三
11月7日,商务部发布《2023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发布》。根据报告,2023年,我国药品流通行业规模稳步增长,医药电商交易规模实现持续上涨,药品批发和零售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024-11-28 14:14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