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食品乱象需治理
在前不久举行的“2015(第六届)中国食品安全高层对话”论坛上,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从57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食品中检出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进口食品共1255批、4960吨,其中近一半出现食品添加剂超标、微生物污染、污染物超标问题。其中不合格进口食品主要种类为:饮料类、糕点饼干类、粮谷及制品类、糖类、水产及制品类、酒类、乳制品类、调味品类、干坚果类、茶叶类,占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总批次的85.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大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吃饱”的消费理念正逐渐被“吃好”取代,再加上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部分消费者崇洋心理较重,这就使得进口食品消费呈现持续升温趋势。据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到2018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食品消费国,届时中国内地进口食品市场规模将高达4800亿元。可见,进口食品市场前景无限广阔,然而,市场乱象也亟待治理。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上述数据告诉我们,进口食品并不都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同样也存在假冒伪劣等产品质量不合格问题。被抽检的进口食品近一半出现食品添加剂超标等问题,而且大多数不合格产品都是消费者购买频次较高的食品,若长此以往,随着这些不合格进口食品流通比例的加大,监督查处愈加困难,食品安全风险和隐患愈来愈大,最后侵害的不仅是消费者的饮食健康权,而且还对我国食品行业乃至食品消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必须加大对进口食品的监管力度,同时,还要提醒、引导广大消费者理性科学地进行食品消费。
据报道,目前我国国内市场上出售的“进口食品”鱼龙混杂,大致可归为三类:第一类是产地在国外,由国内经销商粘贴中文标识并在国内销售,外包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第二类是原料由国外厂家生产,国内厂商进行包装和经销,包装上对产品的成分、配料等有较详细的标注,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第三类是包装上是以外文为主,由国内的厂家进行分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这三类,只有第一类是真正意义上的进口食品,其他两类基本上都是“山寨货”。而正是这样的“山寨货”,却让国内很多消费者屡屡上当。究其原因,进口食品的包装上多为外文,普通消费者很难看懂,只能靠中文标签来了解信息。而“山寨进口食品”的制售者正是在这里做文章,故意不按照《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食品安全法》规定的要求标注相关信息,让消费者看到食品标签后很难获得准确信息,进而误导其消费。对于这类“山寨进口食品”,监管部门不仅要严厉惩处相关经销商,而且还要追根溯源,严查制假黑窝点。
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条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明确要求,食品标签中外文需一一对应。虽然法律对进口食品标签有明确规定,但由于食品市场中消费者与生产经销商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再加上相关法律知识和食品专业知识有限,难以对每一件进口食品的质量进行甄别,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强化食品安全宣传引导,宣传食品安全法律知识和科学的消费理念,填补消费者的信息鸿沟,以此促使消费者正确、合理、理性地选购进口食品。
此外,对于进口食品的监管,各有关部门应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构建起更加完善有力的监管体系,大到检验检疫进口的把关、小到标签标识的审核,都要编织更加紧密的监管网,确保问题进口食品不流向市场。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2017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