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的战“疫”之道(五)
21.《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年代】清
【作者】王孟英
【意义】该书是作者在防疫一线所写出来的一本书,王氏感叹自《诸病源候论》,《三因方》等提出本于风寒之说,后世医家便认为霍乱有寒无热。王氏根据多年经验,提出霍乱有寒热之分,这是对霍乱的病性提出了切合临床实际的革新。热霍乱的流行就像瘟疫,这是人们所能认识到了相同之处,寒性霍乱偶儿也有人得。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所记载的霍乱是平常意义上的霍乱,如果在治疗霍乱过程中默守这种陈规,就像腐儒带领兵马打仗,是肯定要失败的,所以在道光十八年(1838)撰写《霍乱论》二卷。同治元年(1862),正直太平天国运动,王氏避乱于上海时,同时江浙地区霍乱流行,诸多医家治疗方法之后,疗效低下,死者甚多。而《霍乱论》的刻板存在杭州,恐怕也因为毁坏而不复存在,所以在众人的请求之下重订《霍乱论》,名为《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内容较《霍乱论》约扩充一倍,并且最为详细。书中辨别疫病引起的霍乱与非疫病引起的霍乱的差异,并且提出霍乱疫邪可以因为环境所生。
【战"疫"特征】清末霍乱在江浙流行,以王孟英为首的诸多名医提出水浊、气浊等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等引起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已经具备的现代预防医学的雏形,同时提出热气、病气、尸气的概念,这些事引起霍乱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王孟英倡导洁净水源,保护好环境卫生,疏浚河流以清除污染是预防霍乱流行的重要因素。
22.《瘟疫霍乱答问》
【年代】清
【作者】陈虬
【意义】是对霍乱的治疗即时性问答。
【战"疫"特征】1902年浙江霍乱流行,陈氏以白头翁汤加减等方治疗,颇有效验,遂编此书。作者辨析瘟疫霍乱,对其病因、治法等简要回答。
23.《霍乱审证举要》
【年代】清
【作者】连文仲
【意义】本书论述霍乱阴证、阳证,并且参考西医学阐发各地不同的水土气候对霍乱发病的影响,列表辨析霍乱诸证的脉证特点。书后附录王孟英《霍乱论》中一些方剂、连氏经验方及外治、针灸各法,曹炳章又增补霍乱寒热辨证等内容。
【战"疫"特征】对霍乱的进一步阐释,此书特征是加入了西医学知识,我们逐渐看到了西医学传入我国之后,与中医学的相互融合过程。
24.《烂喉丹痧辑要》
【年代】清
【作者】金德鉴
【意义】本书是作者在上海所著,作者精研喉科,悬壶沪北,主要针对烂喉痧所著。
【战"疫"特征】烂喉痧、烂喉丹痧、疫疹、疫痧,都是同一疾病的别称,是因感受痧毒之邪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急性时行疫病。临床主要以发热、咽喉肿痛或伴腐烂,全身布有弥漫性猩红色皮疹,疹后脱屑脱皮为特征。本书在清末对该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5.《疫喉浅要》
【年代】清
【作者】夏云
【意义】本书是一部治疗喉部急性传染病专著。该书上卷主要论述疾病,从人体人体正面、背面穴位图开始论述,之后分为七部分论述疫喉的辨治,下卷主要论述方剂,先说明内服方药,分清透、清化、下夺、救液之剂,共十八方,每方名前冠以"清咽",所以治疗咽喉部的传染病主要以以清凉为主。创立清咽汤,凡疫喉初起,要先服用,随后按照辨证论治进行。其后附有十三应用良方及漱、吹、洗、敷等外治之方。后附《新补会厌论》一篇,对会厌的解剖、会厌腐渍之险恶危症有一定认识。
【战"疫"特征】该书对病位集中在咽喉部的急性传染病治疗起到了积极作用。
26.《重订广瘟疫论》
【年代】清
【作者】陆懋修、何廉臣
【意义】本书是在戴天章所撰的《广瘟疫论》基础上,后经陆懋修删订补充,改名《广温热论》,再经何廉臣参考前贤著作,进行综合印证、增删补充、悉心重订,最终订名为《重订广温热论》。该书的主要学术观点是体内郁火不散是引起温病发作的主要病因,可谓是对温热类疫病的病因进行了有效的补充,病位认为温热四时皆有,并且进一步阐释了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的本质区别。简要解释一下这两种温病的特征,新感温病,就是感受自然界邪气之后立即发作的温热类疾病,伏气温病就是感受自然界邪气之后潜伏一段时间,因为某种因素诱发所发作出来的疾病,特别是伏气温病的描述其实对当今传染病所具有一定时间的潜伏期的认识是极为相合的,古人在潜伏期的认识上可谓是走在了前列。该书另一个创新的创立了伏气温病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形成了"一因、二纲、四目"这样一个此前未得系统阐述的较为完整的辩证论治体系。
【战"疫"特征】清末至民国名医对瘟疫治疗方法的再一次有效补充,这为疫病的治疗提供更具操作行的方法论。
27.《霍乱新论》
【年代】民国
【作者】恽铁樵
【意义】本书中对霍乱的治疗当以救急为先。作者认为此病初起寒热错杂,很难辨别,古书对于霍乱,多仔细辨别寒热,但是不知道这个病的病因是来不及辨别寒热的。若医生先以寒热两字,横梗胸中,则治此病无有不误事者。是什么原因呢?因此病初起,往往寒热症象,错杂而见,稍一徘徊,则病邪深入而不可救治,所以霍乱首要要注重霍乱的救急为务。
【战"疫"特征】透过现代医学,我们认识到霍乱是由于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在清末卫生条件较为低下的情况下,其预防措施是及其薄弱和简陋的,通过不同时代的中医人对该病的诊治提出一些列创新的见解和方法,可谓是中医学认知疫病的重要范式。(邱模炎、尉万春)
(责任编辑:申杨)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