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战“疫”话名医(十)
温病大家---杨栗山
杨璿(1705年-1795年),别名杨浚,字玉衡,号栗山,清朝河南省归德府夏邑县人。杨栗山对伤寒和温病都有深入的研究,尤其推崇刘元素和吴又可的学术观点。他将伤寒与温病进行了“因证脉治”的详细分析,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著成《伤寒疫条辨》一书。杨栗山在自序中写道:“一日读《温疫论》,至伤寒得天地之常气,温病得天地之杂气,而心目为之一开。至伤寒自气分而传入血分,温病由血分而发出气分,不禁抚卷流连,豁然大悟”,他认为“论杂气伏郁血分,为温病所从出之源,变证之总”。
杨栗山指出“温病之所由来,是因杂气由口鼻入三焦,怫郁内炽”“温病得于天地之杂气,怫热在里,由里而达外内之郁热为重”,这里的温病指的是伏气温病。由于伏气温病初起即见里热较重的临床表现,因此,一旦气机闭塞不通,邪气不能达表,就会出现“里热内郁”之象。在治疗上,杨栗山汲取前人经验,结合个人体会,创制了“轻则清之”的神解散、清化汤、芳香饮、大凉膈散、小凉膈散、大复苏饮、小复苏饮、增损三黄石膏汤等八方和“重则泻之”的增损大柴胡汤、增损双解散、加味凉膈散、加味六一顺气汤、增损普济消毒饮、解毒承气汤等六方,再加上“升降散”,共计温病十五方。
此外,杨栗山提出治疗瘟疫应当以“祛邪”为主,但不能忽视正气。对于“气血两虚、阴阳并竭”之“四损”,“当从其损而调之”;“既虚且实者,清补间用”;虚而不能下看,攻补兼施应当使用“黄龙汤”等等,反映了“祛邪不忘扶正”的治疫思想,当代温病名医蒲辅周深受启发,在治疗流行性乙脑脑炎时收到良好的疗效。(林明欣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王琪格 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丁思元 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邱模炎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责任编辑:申杨)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