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战“疫”话医事(三)
元朝政府战“疫”医事
元朝是个疫病多发的朝代,饥荒、干旱、战争等因素诱发了瘟疫的流行,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为了应对瘟疫,元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总体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然而,由于民族歧视、政治腐败、执政时间短等原因,元朝政府所采取的防治疫病措施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元朝初期,朝廷比较重视瘟疫的预治,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设立了专门机构,也制定了一系列提高医疗水平的措施。为了防疫,朝廷还制定了专门的法令,通过考察官员对疫病的处理,来考量他们的政绩。政府设置了惠民药局,专门掌管医疗卫生事务;进一步细化医科门类,建立了完整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以便提高疾病的诊疗水平;同时,医政机构还吸收了国外医学的精髓,并将它们融入中医和蒙医。通过防治疫病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百姓的健康有了保障,民众的抵抗力增强了,瘟疫的发生概率也就下降了。
由于元朝具有游牧民族“好战“的特点,战争不断,百姓流离失所,许多地区的卫生条件都比较差,民众缺乏基本的医疗保健知识,大规模的瘟疫时有发生。更令人担忧的是,百姓对求医问药存在误区,除了少数人会找医生看病,大部分人都是自己服用药物;甚至有民众求助神灵和巫师,企图通过“祭献”来祛除疾病。鉴于这种情况,元朝政府对医学教育比较重视,在全国各级政府都设立了“医学院”,招收中药铺的子弟和医生入学,进行统一学习。医学院有严格分科,学徒必须通过一定年限的学习,考试合格后才可以行医。政府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收效并不理想,培养出来的医学生以假医、庸医、江湖术士居多,反而产生负面的社会影响。一般而言,“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瘟疫往往与灾害伴随发生。救济百姓饥荒的措施,元朝主要采用加强仓储、囤积粮食和提高农业生产等,官方设立“义仓”和“常平仓”,向饱受饥荒的民众提供基本食物。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关中因为连年大旱,大饥荒之后就出现了大瘟疫;时年六月,由于瘟疫而死的百姓就有上万人;至了秋季,甚至出现“十室九空”的惨况。王结多次向中央政府进谏,请求朝廷开仓济民,使当地的百姓免于饿死,为此,王结还被认命为刑部尚书。
综上可知,元朝虽然已经拥有较为完善的医疗机构和医师制度,对从医人员也有管理办法,但是缺少针对疫病的防控体系。元朝没有专门应对疫病的制度、法律、机构和组织方法,虽然此时的医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也出现了一些中医名家,但是仅仅依靠部分医家的能力,还是难以满足整个元朝的医疗。元朝虽然也有一些负责任的官员,他们敢于深入疫区组织救灾,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国家没有重视疫病防治体系的顶层建设,这是元朝政府战“疫”不利的教训。(林明欣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丁思元 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王琪格 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邱模炎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责任编辑:申杨)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