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女性如何远离骨质疏松症?
说到骨质疏松症,大多数人认为只有老年人才患上这种疾病。比如老年人经常腰酸、背痛、腿抽筋,走路摔倒就会导致骨折。那么,骨质疏松症为什么会“盯上”处在更年期的女性?
骨质疏松症为啥悄无声息的“盯上”更年期的女性?
女性一般从35岁开始,骨峰值开始逐渐下降,绝经后5年内是一个骨量的快速丢失期,年丢失率约1.5%-2.5%。主要是因为女性这时的重要内分泌器官——卵巢的功能下降,她所分泌的雌性激素大幅度减少,而雌激素是骨骼重要的“保护伞”,对于维持骨骼健康、保持骨密度具有重要作用。人体骨骼中有两种主要细胞,一种是成骨细胞,一种是破骨细胞,这两种细胞在人体的骨代谢作用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简单来说成骨细胞,它是专门修复骨骼的;破骨细胞,它是专门破坏骨骼的。正常情况下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相对平衡稳定,人体骨骼保持健康状态。当女性的雌激素水平下降时,破骨细胞活性大大增加,所以导致破骨细胞的活性大于成骨细胞的活性,于是就会出现破骨细胞快速破坏骨骼,而成骨细胞修复的速度赶不上破骨细胞破坏的速度,我们的骨骼就逐渐被破骨细胞挖走了许多极小的小洞,接着就开始骨质疏松了。
更年期女性该怎么确定自己得了骨质疏松症呢?
骨质疏松是一种无声无息发生的疾病,很多人都是突发骨折才认识到骨质疏松发生了。其实在骨折发生之前已经有了相应表现。主要有:
1、疼痛。不明原因的慢性腰背痛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常见症状,也是大部分患者就诊的首要症状。常在翻身时、起坐时以及长时间行走后出现腰背疼痛、全身骨痛或者周身酸痛,且负荷增加时加重甚至活动受限。不明原因的慢性腰背疼痛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线索。医学研究证明,当骨量丢失12%时,疼痛才会发生。
2、身材变矮或脊柱畸形。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等脊柱畸形。脊柱畸形会使身体负重力线改变,从而加重脊柱、下肢关节疼痛。随着骨量丢失,脊柱椎体高度丢失,椎间盘退变,整个脊柱缩短5~10 cm不等,从而导致身长缩短。胸腰椎脆性骨折或身高减低3cm(或1年内身高减低2cm)或驼背的老年患者,可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依据。
3、频繁抽筋。腿脚抽筋主要因素是钙磷代谢异常。
4、脆性骨折。骨质疏松症会使骨头变得很脆,轻微外界压力都会导致骨折,易发生在上肢、桡骨、腰椎骨和股骨上端,骨折发生率占骨质疏松的30%左右,当骨量丢失20%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骨折。
如何来预防骨质疏松症的侵袭呢?
1、科学膳食。保证每日膳食丰富、营养均衡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生活方式。饮食上应多吃钙和维生素D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蔬菜、鱼类、蛋类、豆腐、菌菇、燕麦、奶制品等。同时还应坚持低盐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以增进食欲,促进钙的吸收。注意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
2、充足日照。维生素D除了来源于食物,还依靠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而合成。一般将面部及双臂皮肤暴露照射15~30分钟即能满足合成的需要,建议选择阳光较为柔和的时间段,避免强烈阳光照射,以防灼伤皮肤。可以选择在每日上午8~10时或下午4~6时适当接受光照。
3、适当户外运动。增加户外活动量,并坚持做运动,可选择慢跑、瑜伽、快走、跳舞等有氧运动,以改善骨骼的血液循环和代谢。
4、伴有影响骨代谢的内科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或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如地塞米松、甲强龙等)的患者,需督促其定期至医院检测骨密度,必要时进行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
5、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钙剂和维生素D是日常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本药物。①钙剂: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800mg,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000~1200mg。我国居民日常饮食钙摄入量约为400 mg,尽可能通过饮食摄入充足的钙,也可选择合适的钙剂予以补充。长期或大剂量使用钙剂应定期监测血钙及尿钙水平,同时高尿酸血症患者补钙时应多饮水、多运动,防止肾结石形成。②维生素D:成人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为400IU(10μg)/d,65岁及以上老年人推荐维生素D摄入量为600IU(15μg)/d。维生素D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症时,剂量可为800~1200IU(20~30μg)/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00IU(50μg)/d。
(责任编辑:常靖婕)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