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家美妆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分析
日前,珀莱雅、上海家化等8家境内美妆上市公司纷纷交出了今年第三季度的“成绩单”。从各企业业绩表现来看,8家企业业绩增长普遍面临压力,仅有珀莱雅、丸美生物(原丸美股份)两家企业净利润实现增长。这与今年前三季度趋势一致。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8家企业总营业收入逼近290亿元,但盈利能力下降是美妆企业不得不面对的课题。可喜的是,在业绩承压的背景下,美妆企业结合发展实际,或加码研发,或开拓线上渠道,努力在困境中寻找出路。
业绩增长面临挑战
珀莱雅、丸美生物业绩向好,贝泰妮、敷尔佳增收不增利
今年上半年,珀莱雅以超50亿元的总营业收入,稳坐本土美妆企业头把交椅。在第三季度,珀莱雅再次凭借19.65亿元的营业收入夺得第一;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9.66亿元,同比增长32.72%。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珀莱雅的营业收入还落后于上海家化和福瑞达。2023年,珀莱雅一举赶超,实现了业绩的跨越式增长,成为本土美妆企业的领头羊。
从营业收入同比涨幅来看,第三季度丸美生物增长最快,营业收入达6亿元,同比增长25.79%;净利润虽仅有约0.62亿元,但同比增长幅度却遥遥领先,高达44.32%;今年前三季度,丸美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9.52亿元,同比增长27.07%;净利润同比增长37.38%至2.39亿元。
与珀莱雅、丸美生物不同的是,贝泰妮、敷尔佳面临增收不增利的挑战。
贝泰妮在今年前三季度实现了40.18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17.09%。其中,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12.13亿元,同比增长14.04%。尽管营业收入呈现正增长,但贝泰妮的盈利却不乐观。今年前三季度,贝泰妮净利润同比下降28.39%,第三季度的净利润同比下降更是达到153.41%。对于盈利的收窄,贝泰妮在财报中解释,主要系销售毛利率因产品(品牌)销售结构等原因略下降以及各类运营费用阶段性(或项目性)上升的综合影响所致。
无独有偶,敷尔佳也面临增收不增利的挑战。敷尔佳在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14.66亿元,同比增长9.47%,但净利润同比下降4.20%至5.14亿元;第三季度营业收达5.27亿元,同比增长11.88%;净利润为1.73亿元,同比下滑5.16%。对于净利润下降的原因,敷尔佳在今年中期财报中表示,主要系线上销售占比增长带动相关销售费用增加、公司北方美谷基地启用后折旧摊销费用增加以及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所致。
水羊股份等4家企业身陷改革“阵痛期”,业绩出现短暂波动
对于水羊股份、福瑞达、华熙生物、上海家化而言,转型升级带来的业绩阵痛尤为明显。
旗下拥有御泥坊、小迷糊等自主品牌的水羊股份,在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呈现下滑趋势。从数据表现上看,水羊股份在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实现30.45亿元,同比下滑9.84%;净利润为0.94亿元,同比下滑47.60%。在今年第三季度,水羊股份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0.87%,净利润同比下降130.41%。
实际上,今年年中,水羊股份对于净利润下滑的情况曾作出回应,称“主要系公司聚焦品牌资产建设,力求实现品牌势能放大与品牌长期发展,加大了主要品牌的品牌种草、市场投放等相关费用支出,影响公司本期经营业绩”。结合今年前三季度整体营业收入表现,不难看出,水羊股份仍处在转型的阵痛期。
而从福瑞达最新的业绩表现来看,该公司也处在变革的调整和恢复阶段。福瑞达在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03亿元,同比下降17.45%;净利润达1.71亿元,同比下降28.09%。整体的业绩颓势,与福瑞达战略转型有关。2023年,福瑞达证券名称正式由“鲁商发展”变更为“福瑞达”。此外,福瑞达还进行了业务重心调整,在2023年10月完成了地产业务的剥离,大力发展医药健康产业和化妆品业务。今年6月,福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总经理高春明接棒当选公司董事长。
这些变更和调整都表明,福瑞达的业务方向和战略定位发生了重大转变。可喜的是,经过系列调整,核心板块化妆品业务在前三季度实现了17.08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5%。
上海家化的业绩也出现了下滑,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07%;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93%。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上海家化解释称,主因为“持续深化改革,主动的战略性调整”,包括调整组织架构、中高层领导“大换血”和发力品牌梯队建设等。
处在变革深水区的华熙生物在今年前三季度同样业绩承压。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8.75亿元,同比下降8.21%;净利润同比下降29.62%至3.62亿元。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0.64亿元,同比下降7.14%;净利润0.20亿元,同比下降77.44%。对此,华熙生物表示,业绩下滑系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且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同比增加所致。
在第三季度财报发布前,华熙生物官方微信公众号曾发布《致大家的一封信》表示:“华熙生物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组织管理变革,这一变革对于支撑公司的长远发展及实现现代化管理至关重要。”这表明,华熙生物的变革仍在继续。除了组织管理变革,自2023年以来,华熙生物也对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进行了变革,主要体现在品牌建设、渠道布局、产品策略等方面。
多数企业加码科研
科研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财报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内头部美妆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的决心与成果,半数以上企业选择加码科研。
对比今年前三季度各企业的研发费用投入可以发现,业绩向好的珀莱雅、丸美生物均增加了研发费用,同比增幅分别为10.53%、23.08%。
利润收窄的贝泰妮和敷尔佳,在研发费用投入上各有亮点。贝泰妮在前三季度投入2亿元的研发费用,相较去年同期增长9.78%,研发费用率(研发费用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为4.97%,在8家美妆企业中名列前茅。增加研发费用激发了企业的原料创新活力。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贝泰妮成功备案11款植物相关新原料。
被行业诟病重营销、轻研发的敷尔佳,今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翻倍,大涨100.08%。今年7月,敷尔佳筹建的上海研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华熙生物今年前三季度在研发上重金投入3.1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2.99%。值得一提的是,华熙生物的研发费用率超过8%,这一数据远超其他企业。由此可见,华熙生物对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的高度重视。
福瑞达与上海家化的研发费用基本持平,均为1.04亿元左右。但福瑞达的研发费用呈正增长,上海家化的研发费用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减少。
水羊股份的研发费用为0.57亿元,同比下降10.94%,研发费用率仅为1.89%,相比其他企业略显逊色。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不同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的不同选择,或多或少影响了企业未来的发展路径和市场表现。在化妆品行业,研发创新是提升品牌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关键,因此,如何在利润压力下保证研发投入,是企业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发力布局线上市场
除了研发费用,企业的销售费用也值得关注。
从今年前三季度8家企业的销售费用来看,丸美生物的销售费用率(销售费用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居于榜首,其后依次是贝泰妮、水羊股份、珀莱雅、上海家化、华熙生物、福瑞达和敷尔佳。
丸美生物今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10.71亿元,销售费用率为54.85%,同比增长34.62%,这一增速显著高于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27.07%)。对于高涨的销售费用,丸美生物解释称,主要是公司大力推进线上转型且线上流量成本日趋高涨所致。目前,丸美生物可谓重压线上渠道。今年中期财报显示,丸美生物在今年上半年线上渠道营业收入达到11.39亿元,同比增长34.85%,在总营业收入中占比高达84.34%;线下渠道的营业收入为2.12亿元,同比减少1.16%,占比仅为15.66%。
贝泰妮今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20.10亿元,同比增长25.27%,销售费用同样占据营业收入的“半壁江山”,销售费用率达50.03%。贝泰妮在财报中表示,销售费用增加主要系公司主动加大了抖音渠道种草、引流等宣传投入和增加品牌代言、联名活动等广告营销投入的综合影响所致。根据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数据,贝泰妮在线上渠道持续发力,收入占比66.35%,其中线上自营和OMO(OnlineMergeOffline,线上线下融合)渠道收入占比分别为50.49%和7.59%。
珀莱雅、敷尔佳、水羊股份的销售费用在今年前三季度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销售费用同比增长分别为42.29%、38.50%和2.94%。尤其是珀莱雅,目前已搭建珀莱雅、悦芙媞、原色波塔、彩棠等品牌矩阵,且多品牌的线上战绩表现亮眼,如在天猫公布的今年“双11”榜单中,珀莱雅稳居美妆榜和快消榜榜首。在今年上半年,珀莱雅的线上渠道营业收入占比高达93.7%,如今仍在持续加大线上营销力度。
力求改革进步的上海家化、华熙生物和福瑞达则减少了销售费用,控制了运营成本。
不难看出,8家美妆企业在市场扩张和产品创新之间的战略选择各有侧重。无论是增加或削减销售费用,各大美妆企业都在根据企业自身的市场定位和长远规划,调整和优化战略布局,以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美妆头条传媒(广州)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赵晓菲)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