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吉林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94万个 农家日子更红火

  • 2020-09-21 10:05
  • 作者:岳富荣 吴月
  • 来源:人民日报

  细雨蒙蒙,远山含黛,湖面仿佛笼上薄纱。近处的花海却更显艳丽,一朵朵百日菊、马鞭草沾着雨滴,愈加动人。这边,几名游客挥起丝巾拍照。那边,又有游客买票——“9张!”


  吉林省敦化市雁鸣湖镇小山村村民卢秀芹正忙着售票,“自从加入专业合作社,收入越来越多了。”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要积极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专业合作社模式。


  近年来,吉林省的许多村庄办起专业合作社,农业效益提高,农民腰包变鼓,日子红红火火。


  把村民带动起来


  “想让村民富起来,光靠种植业还不够。”几年前,望着小山村秀美的风景,村党支部书记史学良动了一个念头:成立合作社,发展旅游业。


  好风景守了祖祖辈辈,美归美,真能当饭吃?“两年之内,如果挣不着钱,可以把股份退回去!”史学良的一番话,打消了一些村民的顾虑。合作社筹集到资金900多万元,建设基础设施和旅游项目。


  卢秀芹也入了股。农闲时节,在景区售票、验票、管理客房,一个月能挣2800元。分红可以取现金,也可以继续投资入股,“我家继续投进去了。”


  每天卖票,卢秀芹十分清楚村里的变化:“头几年,一个月的门票收入才两三万元。到今年,赶上周末,一天的门票收入就能上万元!”


  发展旅游业,不光带动了合作社成员,其他村民也受益。合作社成立时,有46户村民加入,如今已有106户。去年,小山村又成立了农业生态休闲旅游发展公司,形成“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


  “成立合作社,就是想把村民带动起来。”史学良说。


  让土地流转起来


  地理位置偏僻,农业生产不发达,发展怎么做到因地制宜?2013年,吉林省舒兰市天德乡三梁村党支部书记李林森刚上任时,心里着急。细细分析,找到了症结: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土地集约化经营程度不高,收入上不来。


  三梁村成立了“三稻粱”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把传统的玉米种植转变为种植谷子、黑豆、高粱等,再精选、深加工,生产优质农产品。


  杂粮杂豆,原来家家户户也种,合作社有啥不一样?“一家一户种,质量保证不了,散户也卖不上价。有了合作社,让土地流转起来,统一使用有机肥,统一耕种,统一打造品牌。”介绍起村里生产的豆油、高粱酒,李林森一脸骄傲。


  不远处就是酿酒坊,村民王振龙在搅拌高粱,酒香四溢。就在几个月前,因为疫情,外出打工不便,他还在为生计发愁。“哪儿也别去了,就上合作社打工吧!”李林森建议。半年多下来,王振龙越干越带劲:按一天100元算,一年收入将近4万元。“以前走南闯北打工,虽然工资比这里高点,但不稳定,花销也大。现在家里有啥事都能照顾着,钱也能存下。”


  目前,“三稻粱”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固定资产达到1500万元,2019年成员分红63万元。


  帮群众腰包鼓起来


  走进吉林省永吉县西阳镇兴隆村的蔬菜大棚,一株株作物映入眼帘。“这是西红柿,过几个月才上市,比现在能贵好几倍。”村民李喜武声音响亮。这样的蔬菜大棚,兴隆村有74座。


  兴隆村曾经并不兴隆,2015年末被列为省级贫困村,当时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3户197人。2016年,村里成立了隆兴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


  103户贫困户,拿什么入股?合作社将上级扶贫资金折股量化,在利益分配上覆盖全部贫困户。


  土地也能入股。村民孙延学用自家的1亩多地入股合作社。“以前自家种玉米,一年收入700多元。现在一年租金1200多元,合作社经营好了还能二次分红。”孙延学还进了合作社的园区打工,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


  兴隆村党支部书记丁文福介绍,合作社采用“扶贫产业+村集体+土地入股+贫困户+产业能人”的模式,“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帮群众腰包鼓起来。”


  截至2019年,吉林省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8.94万个,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