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 | 同为清热解毒药 各有所长效不同

  • 2021-07-27 08:49
  • 作者:韩德承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有些人出现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等“上火”症状时,会想到服用清热解毒药。在中成药里有许多清热解毒药,其处方来源、功能主治各有所长,不尽相同,使用时要辨证用之。


牛黄解毒片


牛黄解毒片属于苦寒类中成药,主要由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等八味药组成。方中牛黄、大黄、黄芩、石膏为主药,清热解毒、泻火通便,清中上焦热毒;辅以冰片、雄黄解毒清热、消肿;佐以桔梗清利咽喉;使以甘草解毒、调和诸药,共奏清热解毒之功,适用于实火上攻所致的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病症。常规服用剂量为一次3片,一日2-3次。


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弱、大便溏泄者不宜服用;孕妇与儿童忌用;体内虚火患者服用或会导致患者身体更加虚亏,症状更加明显。此外,方中雄黄有砷的成分,长期服用可能导致砷中毒,最多连服三天,症状还未缓解需就医。


黄连上清丸


黄连上清丸处方来源于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中的洗肝明目散加减化裁而成,方由黄连、栀子(姜制)、连翘、荆芥穗、白芷、菊花、薄荷、川芎、石膏、黄芩、黄柏(酒炒)、酒大黄等十七味药组成。方中黄连、黄芩、黄柏、石膏清热泻火,栀子、大黄引热从二便而出,上药共为主药;辅以连翘清热解毒,菊花、荆芥穗、白芷、蔓荆子、川芎、防风、薄荷疏散风热;旋复花降逆和中,以为佐药;使以桔梗宣肺、利咽,引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上药配伍,共奏清火散风、泻火止痛之功,使风、热双解,适用于上焦风热所致的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等证。服法为每次1丸(9克),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


需要注意的是,此药性偏寒凉,易引起腹泻,脾胃虚寒者禁用;不适合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患者服用;孕妇慎用;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食物;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如连服7天症状还未缓解需就医。


三黄片


三黄片由黄芩、大黄、黄连三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的功效,主治湿热火毒炽盛引起的血证、便秘、痔、黄疸、暴风客热(俗称火眼)、风赤疮痍、口疮、鼻疮、疖、疔疮、丹毒等证。方中黄芩味苦能燥湿,气寒可清热,功善清热燥湿,直折火势而泻火解毒,故以之为主药;大黄性味苦寒,泻火解毒,又能清热攻下通便,开实热下行之途,有釜底抽薪之效,作为辅药;黄连具有抗菌作用,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都有抑制作用,三药合用,共奏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之效。服法为一次4片,一日2次,小儿酌减。


需要注意的是,此药含大黄,孕妇禁用;溶血性贫血患者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者禁用;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另外,出现急性胃肠炎、痢疾类似症状时,患者不易自我判断,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清热解毒口服液


清热解毒口服液由金银花、石膏、栀子、龙胆、玄参、生地黄、连翘等十二味药组成。方中石膏辛甘大寒,清热泻火、生津止渴,为君药;栀子、龙胆、金银花清热泻火解毒为臣药;连翘、地丁、黄芩、板蓝根清热泻火解毒,生地黄、玄参、知母、麦冬清热凉血、养阴增液,以顾护阴津,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适用于大便干结、腹中胀满、口干口臭等证。对饮酒过度、食用辛辣食物等引起的上火、便秘等,或是出现面红身热、小便量少、颜色偏黄等证时,亦可服用该药。此外,该药还可用于热毒壅盛引起的感冒,对上呼吸道感染等也有较好疗效。需要注意的是,口干体瘦、发热不止、阴虚发热的患者不宜服用。


患者在服用以上清热解毒药时,切不可随意加大用量、延长疗程,最好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辩证服用,以保证合理用药,安全有效。



(责任编辑:刘思慧)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